君赐车,乘以拜赐衣服,服以赐;君未有,弗敢即乘也。君赐,首,据掌致地;酒肉之,弗再拜。赐,君子与人不同日。献于君,大使宰,士亲皆再拜稽首之。膳于君有荤桃茢,大夫去茢,士去荤,皆于膳宰。大不亲拜,为之答己也。夫拜赐而退士待诺而退又拜,弗答。大夫亲赐,士拜受,拜于其室。服,弗服以。敌者不在拜于其室。于尊者有献而弗敢以闻士于大夫不贺,下大夫上大夫承贺亲在,行礼人称父,人赐之,则称拜之。礼不,服不充,大裘不裼,路车不式
郗嘉賓書與袁虎,道安道、謝居士雲:“恒任風,當有所弘耳。”以袁恒,故以此激之
嵇康身長七尺八寸,風姿特。見者嘆曰:“蕭蕭肅肅,爽朗舉。”或雲:“肅肅如松下風,而徐引。”山公曰:“嵇叔夜之人也,巖巖若孤松之獨立;其醉,傀俄若玉山之將崩。
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,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,无之。故君不出家而成教于国。孝者,所以君也;弟者,所以事长也;慈者所以使众也。《康诰》 曰:“如保赤子。”心诚求之,虽不中,远矣。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。家仁,一国兴仁;一家让,一国让;一人贪戾,一国作乱,其机此。此谓一言偾事, 一人定国。尧、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从之。、纣率天下以暴,而民从之。其令反其所好,而民不从。是故君有诸己而后求诸人,无诸己而后诸人。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诸者,未之有也。故治国在齐其家《诗》云:“桃之夭夭, 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”宜家人,而后可以教国人。《诗》:“ 宜兄宜弟。”宜兄宜弟,而后可以教国人。《诗》云:“其不忒,正是四国。”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,而后民法之也。此谓治在齐其家
郗太傅在京口,遣生與王丞相書,求女婿丞相語郗信:“君往東,任意選之。”門生歸白郗曰:“王家諸郎,皆可嘉,聞來覓婿,鹹矜持。唯有壹郎,在床坦腹臥,如不聞。”郗雲:“正此好!”訪之乃是逸少,因嫁女與焉
王下祭殇五:子、适孙、适曾孙适玄孙、适来孙。侯下祭三,大夫下二,适士及庶人,子而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