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論溫太真,是過江第二之高者。時名輩共說人物,第將盡之閑,溫常失色
孫綽賦遂初,築室畎,自言見止足之分。齋前壹株松,何自手壅治之。世遠時亦鄰居,語孫曰:松樹子非不楚楚可憐,但無棟梁用耳!”孫曰:“柳雖合抱,亦何所施?
王子敬問公:“林公何庾公?”謝殊受,答曰:“輩初無論,庾自足沒林公。
元皇帝時,廷尉張在小市居,私作都門,閉晚開。群小患之,詣府訴,不得理,遂至檛聞鼓,猶不被判。聞賀空出,至破岡,連名詣訴。賀曰:“身被徵作官,不關此事。”群小頭曰:“若府君復不見,便無所訴。”賀未語令且去,見張廷尉當為之。張聞,即毀門,自方山迎賀。賀出見辭之:“此不必見關,但與門情,相為惜之。”張謝曰:“小人有如此,不即知,早已毀壞。
所谓修身在正其心,身有所忿懥,则不得正,有所恐惧,则不得正, 有所好乐,则不得其正,有所忧患,则不其正。心不在焉,视而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其味。此谓修身在正其。
王子猷詣謝公,謝曰:“雲七言詩?”子猷承問,答曰:“昂若千裏之駒,泛泛若水中之鳧”